假化肥、假種子、“忽悠團”層出不窮,以后農資怎么干……
假化肥、假種子、“忽悠團”層出不窮,以后農資怎么干……
央視關注的那些坑農害農事件
近年來,央視報道過的那些農資事件:
2014年4月6日,第*一時間報道了《石家莊多家化肥廠鉀肥無鉀 農戶減產五成》;
2014年5月6日,經濟半小時報道了《甘蔗減產甚至絕收,是藥肥還是“毒藥”?》;
2015年6月22日,新聞綜合報道了《假種子案:出芽率僅五成,送檢樣本被掉包》;
2015年8月8日,焦點訪談報道了《“忽悠團”誰來管》;
2015年10月8日,焦點訪談報道了《鉀含量為零,假化肥再現河南》。
點評:
化肥、種子、農藥作為農業生產的必備生產資料,關乎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,我們要聯合起來,共同抵制農資造假行為。
農資零售商跟不上浪潮就要被淘汰
在“互聯網+”的浪潮下,傳統的農資人拿起互聯網的工具來銷售產品,做起農資網店;
農資企業轉型發展,搭建起農資電商平臺;
新農人運用新的思維和技術手段,開發出便捷、實用的信息服務平臺,農資零售不再是坐店銷售,農資零售商不再是死板做生意,被動發展的“夫妻店”,而是引領農資行業創新發展的領航人、用先進技術服務農戶和收集農業信息的橋頭堡。
點評:
傳統的農資行業無法避開“互聯網+”,未來,農資人也需在“互聯網+”的思維下思轉型、求發展。
不改變生產方式的互聯網農業全都白搭
互聯網+農村概念,無法真正實現農村生產方式的變革:
一是中國農村政策尤其是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制,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。小地塊耕作模式,無法實現規?;?、集約化經營。單純的土地流轉政策也很難形成一種集中經營的趨勢;
二是由于社會變遷,中國農民已淪為產業工人,他們與土地之間的關聯不如過去那么緊密。由于農業生產效率較低,來自土地的增收無法維持他們的生活壓力。
點評:
互聯網農業的發展阻力,除了基礎設施、網絡體系構建之外,還必須建立在農村產業政策的變革基礎上,如果無法激活農村、農業、土地的活力,就無法吸引當代農民重新回到土地,依托土地重新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。
但是,重建重農主義的愿景不管多么艱難,互聯網一定會成為變革中國“三農”命運的關鍵。
土地流轉遭遇“掠奪式”經營
按常理,借出去的東西用壞了就得賠。
那么,流轉出去的土地被“種壞”了,誰來賠?
如何有效預防該問題的出現?在當下,這個課題顯得重要而迫切。
一方面,面對高昂的土地承包租金和有限的承包年限,種田大戶對土地最大限度挖潛,似乎順理成章。
另一方面,面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保護耕地質量,種田大戶通過多施肥、施藥、減少土壤修復支出等簡單粗暴的應對形式,顯然與國家提倡的政策背道而馳。
點評:
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,引導種田大戶科學合理利用土地。
在土地承包出去之前,對當地土壤的速效養分進行檢測,并形成數據庫。
國家可以根據各地情況制定土壤速效養分標準并設立獎懲機制。
種田大戶承包土地的各項指標在期限結束時超過該標準,國家可以進行適當補貼。
同時,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,一定要重視環境污染的問題。